阅读赋能教育,书香浸润人生 ——城西中学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系列之“书影随行 阅读有声”(一)
­
在第29个“世界读书日”来临之际,为深入贯彻“全民阅读”理念,营造书香校园氛围,城西中学特别举办城西中学教职工“书影随行 阅读有声”系列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阅读赋能教育,书香浸润人生”为主题,通过好书推荐、心得交流等形式,展现教师群体的阅读风采,引领师生共同感受文字的力量,让教育在书香中焕发新的活力。
今天,我们共读的是《小妇人》,领读人:王晓蕾老师
tb_image_share_1744859517230.jpg
今天,我想向大家介绍一部书,书的题目叫《小妇人》,《小妇人》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,强调女权意识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。以奥尔科特的童年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,该作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,讲述了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马奇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,虽然,她们性格迥异,有着不同的理想和命运,但她们对于自强自立的追求以及对家庭的忠诚眷顾是相同的。小说的情节非常生动,富有感染力,注重表现女性意识,宣扬美好品质。
作为过来人,我想对女孩们说:"嘿,宝贝儿,我很享受性别带给我的快乐,并以此为荣。"是的,我很乐于接受这样的事实,人世的大门向我迎面敞开,而我被指定为女性,顺利通行。上天给了我如此恩宠,我像一棵开花的树,恰好站立在女性美丽的丛林中,与姐妹们并肩。
生为女子,我们的身上贴着许多迷人的标签,有诸如青娥、红袖等柔美的别称,也有坚强的“巾帼英雄”美誉。我们既可以柔情似水,也可以豪气干云。
男性和女性的分类,从人类起源的那一天就自然形成了。性别有优劣吗?我认为没有。女性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荣耀,也经历过男尊女卑时代的隐忍,到今天,我们和男性平起平坐,平等互敬,没有高低尊卑之分。无论你是谁,无论你是男是女,首先要尊重自己,看得起自己。
我们都要经过成长的蜕变,从小树慢慢长成大树。成长是怎么一回事呢?就是顺着一定的方向,从出发地奔赴目的地的历程。好的成长,需要在中途不断匡正和修复自我。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。并非我们长大成人了,成长就可以终止了,不是的。作为成年女性,我并不能向谁保证,现在的我是成熟稳重的。甚至,我喜欢保留一点孩子气。这使我有理由督促自己,不要停止学习和进步。我追求的,就是做一个佛教经典中所说的"善女人"。真善美是做人的美好品质。
成长本身是不确定的,充满了变数。没人能准确地预知自己的未来。但朝着真善美的方向,内心无愧。
纸间“心”语
教师的成长,是一场终身学习的修行。读书,不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教育生命的丰盈。在教育的道路上,书籍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,指引我们突破思维的边界,丰富教学的底蕴。
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读书能让我们跳出课堂的局限,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。经典的教育著作总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,找到更适合学生的路径。学科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极快,唯有持续阅读,才能保持教学的深度与广度。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心灵的唤醒。书籍中的故事,常常能点燃我们的教育热情,让我们在疲惫时重拾初心。教师成长离不开反思,而阅读正是最好的“镜子”。我和我的孩子读绘本,读儿童经典读本,读四大名著,我和我的学生品读散文,读小说,读世界名著,在安安静静的时候,我一个人会沉浸在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中。读得越多,越能觉察自己的局限,越能感受到文字对我们的浸润,越能丰盈我们的内心,让我们感知美,创造美,感受爱,传递爱!愿我们以书为伴,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,也让教育因书香而更加温暖、深邃。
作为苏州市全学科阅读智慧创生联盟牵头学校,城西中学一直致力于探索阅读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融通点。阅读,不仅是书籍的分享,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与传承。城西中学将继续以全学科阅读为纽带,探索“阅读+课堂”“阅读+教研”“阅读+生活”的创新路径,让书香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底色,为培养终身学习者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